評論﹕親職支援系列(之三)你有掛住阿仔條尾嗎?

image_pdfimage_print

(2019年6月1日於《立場新聞》發表  https://thestandnews.com/society/親職支援系列-之三-你有掛住阿仔條尾嗎/)

文:蔡蘇淑賢(香港保護兒童會總幹事)

 

六月一日是「國際兒童節」,提醒我們思考有否把下一代掛在心上。近年談及幼兒之事,常常都會聽到一句:「及早識別.及早介入」,幾乎成為萬能 key。但是,如何才能做到呢?當然坊間有一大堆 theory、model 及 approach 之類,對於市民大眾來說,這些偉論彷彿是這麼近那麼遠,實在有點難以消化。有沒有一些「平民化輕食」呢?當然有 — 親職。

 

親職支援是早期介入

哈佛大學 Yousafzai 教授指出早期介入對兒童福祉有長遠的影響,而親職支援便是其中一個有效的早期介入方式。她指出孩子出生後便不斷透過與人的互動建立關係及探索世界,亦從中獲得安全依附。不過,當孩子缺乏全安依附,便會顯得不安、不相信他人、解難能力低、自尊低落,甚至出現行為問題。其實,過去的「Still Face 實驗」便展現父母與幼兒不同形式的互動,在極短時間內已產生迥異的影響 [1],育有幼兒的父母值得一看。

https://youtu.be/apzXGEbZht0

 

兩種關鍵能力

哪麼父母要如何與孩子建立安全及健康的關係?Yousafzai 教授的答案是照顧者需要有兩種能力,其一是洞察孩子(sensitive to a child),用港式的語言來說,便是「趷起條尾,知佢想點」。有一次與嬰兒園資深同事交談,她說嬰兒不同的哭聲,其實向照顧者表示他們不同的需要。有要求換片的哭聲,有肚餓的哭聲,亦有身體不適的哭聲……不盡相同。同事更拍片分享心得,有興趣可一看。其二是給予適當回應(appropriately respond to a child)的能力,也就是親切、迅速、穩定及具同理的回應。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BabyKingdomHongKong/videos/2314551928756986/

 

不識孩子尾巴

大多數早一代的父母,自己一手照顧孩子,所以在孩子剛出生的頭幾年都能習得這兩種能力,只是後來逐漸喪失,形成兩代之間各種這樣那樣的問題,一般人將之簡化為「代溝」。現代父母不一定由自己全力照顧孩子,而且往往要兼顧工作與家庭,要習得這兩種能力便更不容易。哪麼可以怎辦?Yousafzai 教授的意見是從與孩子玩耍之中累積。

不過,與孩子玩耍對不少香港父母來說也許是奢侈品。2016 年香港中文大學一項針對幼兒的研究顯示,只有僅過半數的父母在非假日時能有 6 小時或以上與孩子相聚一起。香港雙職父母多,表面上這個結果似乎也不差。不過,相聚一起也不代表一起玩耍。調查進一步詢問有關一同進行的活動,卻發現只有 27.1% 的家長在過去一週幾乎每天均與孩子玩遊戲,但指導做作業卻有 57%。[2] 而隨著電子遊戲產品日益普及及個人化,「一齊各自玩」的狀態愈來愈常見,兩代之間原本不多的一同遊戲時間進一步被「屏幕」所蠶食。因此,父母莫說能夠給予孩子合適回應,甚至連「阿仔趷起條尾,都唔知佢想點」,這樣安全依附便難以建立,這個最直接的早期介入便無從有效施展。

 

那可以怎辦?

在個人層面,為人父母都需要時刻問自己:「我有沒有掛住阿仔條尾呢?」在行動上當然也要「說到做到」,以同理之心迅速回應。在社會層面,我們卻要問有沒有政策支援家長,讓父母可以「掛住阿仔條尾」?簡單來說,做好親職是「及早識別.及早介入」幼兒問題的不二法門,但家長要做好親職也需要得到「及早支援」。

 

註 1:該實驗透過父母與幼兒互動方式的轉變觀察幼兒的反應,先由母親/父親與幼兒一如日常以親切及回應式的互動,之後轉變為冷漠旁觀,不回應不互動,不消兩三分鐘,幼兒的情緒便出現大逆轉。
註 2: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,《幼兒教育與家庭照顧在香港》,香港: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,2017。

Share

Author: michelle

Share This Post On

Submit a Comment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