評論﹕家長矛盾源於教育單元化

image_pdfimage_print

(2019年5月25日於《蘋果日報》發表  https://hk.news.appledaily.com/local/daily/article/20190525/20686880 )

文:蔡蘇淑賢(香港保護兒童會總幹事)

 

每逢小一統一派位領表及放榜前後,各網上討論區都充斥選校討論,其中最最熱門而且歷久不衰的主題便是「某某學校好不好」。這似乎是個簡單直接的問題,不過當深入了解當中家長的討論,便會發現問題背後反映家長複雜又矛盾的心態,而家長的矛盾同時亦折射教育欠缺多元化的問題。

究竟「好學校」在家長心中如何界定?家長通常最先關注「谷唔谷」的問題,例如功課量及考測次數,反映家長也擔心過份催谷令孩子及自己吃不消。不過,如果功課不多、考試少,家長又擔心競爭力不足,無法升讀Band 1或者英中。有家長抱怨某某學校課程艱深,讀快其他人一級,卻又千方百計想入讀。亦有家長欣賞某某學校可以兼容並包,卻又擔心有太多新移民及南亞裔學生。用時下俗語講就是「又要威,又要戴頭盔」。

家長充滿矛盾,而這種矛盾源於對孩子的愛,所謂「養兒一百歲,長憂九十九」。家長既想孩子現在「好」,又擔心孩子未來「不好」。近年學界術也有相關討論,就是所謂兒童當下幸福(Children’s Well-being)與兒童未來幸福(Children’s Well-becoming)。傳統的觀點比較着重兒童未來幸福,父母(甚至社會)為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預備他長大成人,能夠立足於社會。因此,所謂兒童幸福便純粹由成人所定義。「讀這間學校好,因為升英中率高,日後有更大機會入大學。」、「學鋼琴之外,還要學某某樂器,因為可以增加叩門成功機會。」……這些都是典型着重兒童未來幸福的語句。

 

當下快樂與未來幸福存矛盾

不過,國際的思潮正在改變,從着重傳統以成人為中心的兒童未來幸福觀,轉向以兒童為中心的兒童當下幸福觀。孩子當下的主觀感受及需要受到重視,兒童階段(childhood)具有獨立存在的價值,而不僅是為過渡至成人階段而存在。兒童權利公約本身亦體現這種思潮,其四大原則之一乃尊重兒童的意見,而公約本身亦着重兒童當下的幸福。「蹲下與幼兒說話」、「鼓勵兒童表達意見」……便是這種思潮的典型的行為。

大部份家長既想孩子當下快樂,又想未來幸福,不過往往發現兩者之間存在矛盾,最終只能努力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。如何取得平衡當然因人而異,而且亦會受內心的矛盾而不斷搖擺。然而,香港家長比其他地方的家長更矛盾,源於本港教育多元化程度不足。

相較於其他地區,例如德國或台灣,香港的教育多元化的程度較低。在德國,職業訓練與一般學術型學校並駕齊驅,前者的就業情況及社會地位並不比後者差。在台灣,高職與高中的學生人數不相伯仲,而前者亦十分受企業青睞。香港又如何?職業訓練不斷萎縮,而且被看低一線,其學歷及社會地位與大學有明顯差距。當大家都覺得升大學是唯一出路,便都拚命向大學方向擠,即使一時擠不進,也要繞道而行,擠副學士,甚至副學士先修課程,也不理會是否合適。從2007年至2017年就讀教資會資助大學的學生人數,增加34%,但就讀職業訓練局者卻下降7%。絕大部份家長都希望孩子直上大學,有條康莊大道,而不需繞道而行,如此便製造催谷誘因。

職業訓練不振當然與香港的產業結構欠缺多元化有關,而整體社會對職業訓練的理解及觀感亦有很大影響。不過,要改變這現象,絕非個別家長所能為之,只能由政府領頭推動改變。

雖然家長都希望孩子當下幸福快樂,但在教育欠多元化的情況下,不少家長唯有犧牲孩子當下的幸福,為着孩子未來的幸福快樂鋪路。單元教育只會產生更矛盾的家長,要解決家長的矛盾,必須要先令教育更多元化。此外,在瞬息萬變的今天,究竟犧牲孩子當下的幸福是否真的可以換來孩子未來的幸福呢?家長實需要認真考慮一下。

Share

Author: michelle

Share This Post On

Submit a Comment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