評論:特殊需要幼兒離「零輪候」還有多遠?

image_pdfimage_print

(轉載「支援幼兒特殊學習需要關注聯席」在2017年10月21日發表於「立場新聞」的文章,網址:https://www.thestandnews.com/society/特殊需要幼兒離-零輪候-還有多遠/)

【文:蔡蘇淑賢,支援幼兒特殊學習需要關注聯席召集人】

 

林鄭月娥女士發表其第一份施政報告,當中承諾將「到校學前康復服務試驗計劃」(簡稱「到校計劃」)常規化,並將名額於兩年內倍增至7000個,希望達至學前康復服務「零輪候」的政策目標。雖然這已是「事先張揚」的政策,並非新聞,但整個「到校計劃」由林太一手促成並擴充,不論是新猶還是舊聞,都是對承託幼兒健康成長的一大貢獻。相較於以往,其「零輪候」的政策目標實是一番雄心壯志,令關心有特殊需要幼兒人士寄予厚望。

「到校計劃」難以達到「零輪候」的政策目標

目前有特殊需要幼兒在多個關卡被攔下等候,要得到支援往往要「過關斬將」。衛生署兒童體能智力測驗中心的評估需要等候數月,評估後安排康復服務又是數月甚至十數月,希望在學校得到為特殊需要幼兒作出的課程調適及相應支援,在學校沒有專職支援SEN人員的情況下又要等候老師有空檔。這還未算及很多「潛水」個案,家長怕孩子被標籤而拒絕轉介評估,在沒有駐校社工可以求助解困的情況下,唯有還有待工作繁重的校長及老師不厭其煩地遊說。換言之,除非同時改善評估速度及設立校內專職支援老師,否則即使「到校計劃」幅蓋全港幼稚園,亦難以達到「零輪候」的政策目標。

如何才能達到「零輪候」?在評估方面,政府已著力加強服務,希望可以早日見到成效;在康復服上,除了擴展「到校計劃」外,亦透過「私人土地作福利用途特別計劃」增加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及特殊幼兒中心。不過,在支援有特殊需要幼兒的教育事宜上,尚有很大改善空間。

兩方面需改善

首先,用於中小學的融合教育「先支援後評估」方針並沒有擴展至幼兒教育,正因如此,才會出現因輪候評估而延誤支援的情況。其次,幼稚園欠缺專職老師支援有特殊需要幼兒。專職支援人員的重要性在中小學已被確認,而中小「特殊教育統籌主任」(SENCO)亦已恆常化。幼兒階段乃治療黃金期,更需要這方面的資源。免費幼稚園教育整體而言沒有顯著改善人手比例,新措施以1:11計算資助金額,與免費幼稚園教育委員會報告中披露的平均師生比率接近。而且新措施為學校帶來更多行政工作,令幼稚園/幼兒學校人力更加吃緊。因此,要達至「零輪候」目標,這兩方面實需改善。

預防永遠與治療並行

筆者同意特首的理財新哲學,「主張在問題浮現之初,及早投放資源處理,否則日後更難解決,花費也更多」,不過,從兒童利益角度出發,如能做到防範於未然,則無論對兒童本身的發展,抑或公共財政的負擔,肯定有更大益處。不少特殊需要個案並非先天性,而是後天缺乏適當成長剌激引致,例如因餵食不當引致口肌發展不良產生言語障礙,只要加強幼兒照顧服務及家長教育,實可有效減少特殊需要個案。預防永遠與治療並行,期待特首多關注預防工作。

支援幼兒特殊學習需要關注聯席包括24個團體

SEN RIGHT
大埔及北區幼兒教育校長會
元朗區幼稚園校長會
屯門區幼稚園校長會
香港小童群益會
香港幼兒教育人員協會
香港幼兒教育行政人員協會
香港幼稚園協會
香港非牟利幼稚園聯會
香港保護兒童會
香港特殊教育學會
香港基督教播道會聯會社會服務辦事處
香港教育學院幼師校友會
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幼兒園組
香港路德會基督教教育委員會
香港雷特氏症協會
特殊學習需要權益聯會
荃灣及葵青區幼稚園校長會
教育眼
港九新界幼稚園教育協進會
聖雅各福群會
學前弱能兒童家長會
關注特殊教育權益家長大聯盟
關注學童發展權利聯席

Share

Author: winnie

Share This Post On

Submit a Comment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